荆楚科创城建设情况专题询问现场。
荆门日报记者 袁敏 通讯员 宋思伟 李顺新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充分体现了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谋划建设荆楚科创城,是市委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是提升荆门科创水平、提高荆门产业能级的重要引擎,是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的动力支撑。自去年科创城启动建设以来,市政府和相关各方做了大量扎实的工作,高起点编制完善规划,打基础推进一批项目,大手笔强化系列政策支持。目前,荆楚科创城建设取得了哪些阶段性成效?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针对这些社会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10月27日,市人大常委会就荆楚科创城建设情况开展了专题询问。
“2021年2月25日市委常委会作出启动建设荆楚科创城的重大战略决策以来,荆楚科创城建设成势见效。请问市科技局,荆楚科创城的功能定位是什么?你们在深化市校合作,助推荆楚科创城加快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目前荆楚科创城建设取得了哪些阶段性成效?”
“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为契机,进一步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推动荆楚科创城建设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从答复中可以看出,科技部门积极支持科创城的建设,有站位、有担当、有责任,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下面针对荆楚科创城建设存在的相关困难和问题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言一语谋发展之计,一问一答显监督之力!
10月27日上午,市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正在组织一场“大考”,一场对荆楚科创城建设情况的专题询问联组会议正在这里举行。前来“赶考”的是市直相关部门、漳河新区以及城控集团的负责同志,以“考生”的身份接受询问,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和代表组成的“考官团”接连发问。这些问题既是当前社会关切的热点,也是荆楚科创城建设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主要集中在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政策措施、市校合作、运营管理、人才服务等方面。问题精准、实在,问出了责任、问出了压力、问出了担当。市科技局、市招商局、市财政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积极应询,坦诚详尽一一作答,答案不吹嘘、不浮夸,务实中肯。一问一答间,市人大常委会了解了荆楚科创城建设情况,为常委会提高审议质量、形成高质量的审议意见提供了依据,也帮助政府部门在查找问题、补齐短板、破解瓶颈方面奠定了基础。
为搞好专题询问,把问题找准,把情况摸透,市人大常委会进行了周密的安排部署。此前,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就与荆楚科创城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市科技局进行沟通衔接,制订方案,明确工作责任,并且对荆楚科创城建设情况开展了调研,形成了调研报告。在专题询问开展前,本次常委会会议听取了市科技局局长王展欧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荆楚科创城建设情况的报告,并进行了分组审议。
据了解,2021年2月25日,市委常委会作出启动建设荆楚科创城的战略决策,以打造“立足荆门、引领鄂中、影响全省”的区域科创重要枢纽作为荆楚科创城的发展定位,具体功能定位是荆门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鄂中科创资源集聚新高地、全省产科教融合发展新样板,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萌生地、高端人才集聚地。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荆楚科创城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核心区的国际会展中心、人才服务中心一期、科技创新中心以及凤袁路片区还建小区等项目已完工,配套的“四纵三横”基础设施项目也正稳步推进。截至目前,荆楚科创城累计签约项目28个,包括5个市校合作平台、4个总部经济项目、12个科技创新项目,总投资21亿元。签约项目中,湖北移动荆门大数据中心项目、方阵人才港、凯瑞德总部等4个项目已经开工建设;麦麦科技、三国文化创意产业园、中国农谷・昆虫世界项目3个项目已经投产运营。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荆楚科创城建设在推进中还面临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理顺、部分基础设施建设进展较慢、招引项目落地困难、市校合作平台作用发挥不够等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我市科技创新整体水平与先进地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在推动荆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还需进一步加强,加快科创城建设、提升全市科技创新能力显得十分紧迫而重要。
“今天的专题询问,是对政府工作的支持和促进,更是对工作的有力监督。我们将坚持把荆楚科创城建设作为荆门打基础、管长远的‘标志性工程’来抓,进一步从完善政策落实、强化项目招引落地、服务创新主体入驻、深化平台合作等方面推动荆楚科创城加快建设发展,取得更大成效。”副市长唐承凤在询问会上郑重承诺。
专题询问,始于问,不止于答,更注重“果”。
“询问是推动,回答是承诺。要扎实做好专题询问‘后半篇文章’,聚焦委员和代表提出的8个方面问题,切实抓好整改落实,确保问出责任担当、答出工作成效、兑现公开承诺。”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汪在祥强调,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对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专题询问意见和建议认真进行研究,列出问题清单,制订整改方案,逐项抓好整改。市人大常委会要加强对审议意见办理情况和承诺事项的跟踪监督,对办理情况不满意的,还可以综合运用执法检查等监督手段,督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确保专题询问见到实效。
市科技局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李健生提问:
2021年2月25日市委常委会作出启动建设荆楚科创城的重大战略决策以来,荆楚科创城建设成势见效。请问市科技局,荆楚科创城的功能定位是什么?你们在深化市校合作,助推荆楚科创城加快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目前荆楚科创城建设取得了哪些阶段性成效?
市科技局局长王展欧应询:
荆楚科创城的发展定位是打造“立足荆门、引领鄂中、影响全省”的区域科创重要枢纽,具体功能定位是“三新”“三地”,即荆门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鄂中科创资源集聚新高地、全省产科教融合发展新样板;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萌生地、高端人才集聚地。
在深化市校合作、校企合作上,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统筹,完善工作机制。市科技局充分发挥牵头单位作用,提请市政府研究出台了《荆门市第二轮市校合作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市直14个对口联系单位的包联职责和工作要求,帮助协调解决市校合作平台经费落实、注册登记、过渡办公、临时住宿、办公科研用房分配、成立理事会等问题。
二、全程服务,发挥平台作用。一是积极牵线搭桥。成立高校创新工作室11个,引进40多个专家团队和42名硕博以上高层次人才来荆开展工作,选派企业“科技副总”35人,100多名高校院所专家教授走访调研企业125家,帮助解决技术难题36个。二是组织开展活动。成功举行首届长江科技创新要素大会暨“鄂来揭”荆门专场、武汉理工大学院士专家荆门行暨动力储能电池产学研合作专场对接、省级新型研发机构云推介湖北工业大学荆门食品产业技术研究院专场直播、成立武汉工程大学荆门校友会、荆门市―荆楚理工学院产学研合作专场对接暨企业家行业专家进校园、湖北省产学研用合作对接系列活动“宜荆荆恩”协同创新发展专场等有影响的重大活动7场,转化科技成果28项,孵化科技型企业5家。三是合作申报平台和项目。5个学校累计签约校企合作项目52个,成功揭榜省、市重大科技攻关“揭榜挂帅”项目18个,联合申报获批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20个,省市科技计划项目63个。
三、全力督办,确保合作成效。加强工作调度,不定期召开市校合作工作例会。加强日常督查,印发市校合作工作进展情况通报,督促对口联系单位与高校院所紧密对接,促成重点合作项目落地。做好年度绩效考评工作,修改完善市校合作平台年度绩效考评细则,并会同市财政局拨付市校合作平台年度运行经费和科研经费补贴1200万元。
荆楚科创城建设的阶段性成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规划编制圆满完成。强化顶层设计,编制了《荆楚科创城发展总体战略规划》及核心区控制性详规,着力构建“三区一廊”的全域科创空间格局,即以14平方公里荆楚科创城为核心区,荆门中心城区为协同区,其他县(市、区)为辐射区,打造具备外引内联功能的G42科创廊道。其中,核心区构建“一港两区三园一网”的空间格局,力争到2025年,核心区总体框架基本成型,实现“一十百千万”发展目标。
二是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坚持科研项目、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三管齐下,狠抓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招校引院工作,重点招引六类项目,完善提升承载功能。科创社区科技创新中心、人才服务中心工程基本完工,累计入驻项目3个,在建项目4个。
三是科创名片逐步叫响。大力开展宣传攻势,中新网、湖北日报、荆楚网、湖北广播电视台、省科技厅网站等重量级媒体先后推出荆楚科创城重要报道60余篇次,荆楚科创城知名度、影响力不断提升。荆楚科创城建设发展相关经验材料在《推进科技强省建设工作简报》刊发,受到省领导批示肯定。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李敦峰点评:
城市的竞争说到底也是人才的竞争。打造人才“洼地”,激发人才活力,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荆楚科创城的发展一方面要引凤回巢,吸引本土青年人才回荆。另一方面要筑巢引凤,出台宽松的人才招引政策,吸引更多外地优良人才来荆创业。希望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围绕人才流失现状,剖析青年人才的需求,优化城市空间,有针对性地出台人才引进培育的政策,让人才留得住。同时,也要通过搭建转化平台、提升转化效率,鼓励入驻企业人才进行科技创新,推动更多的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市招商局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邹江提问:
市委、市政府致力于打造“立足荆门、引领鄂中、影响全国”的区域重要科创枢纽,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加强对产业的引导和筛选作用显得尤其重要,请问市招商局,荆楚科创城招商工作聚焦的主导产业方向是什么,招商工作开展成效怎样,下一步有望入驻的项目有哪些?
市招商局局长张龙应询:
科创产业招商聚焦“科技研发平台、众创孵化机构、科技中介服务、院校分支机构、新经济业态、生活服务”六大重点领域,开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和招校引院,持续推动科创企业、项目、人才、要素向荆楚科创城汇集。
具体来讲,科技研发平台,重点围绕绿色磷化、石化、新能源汽车、动力储能电池、通用航空、电子信息等全市主导产业引进科研机构分院分所、产业技术联盟、产业技术研究院、重点(工程)实验室等方面引进。众创孵化机构,重点引进离岸科创基地平台、科技企业孵化器、产业加速器、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等。科技中介服务,重点引进技术转移中心、技术交易市场、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质量认证机构、工业设计机构、信息服务机构等;引进银行、证券、金融、IPO辅导、财税、法务、其他服务类机构。院校分支机构,重点引进高校科技园、产业学院等。新经济业态,重点引进工业物联网、双碳经济、数字经济、平台经济、总部经济等。生活服务品牌,重点引进商务酒店、咖啡厅、健身房、音乐厅、酒吧等各类高端生活类服务机构。
截至目前,荆楚科创城累计签约项目28个,包括5个高校研究院、4个总部经济项目、12个科技创新项目,总投资21亿元。签约项目中,落地的已有7个,其中,湖北移动荆门大数据中心项目、方阵人才港、凯瑞德总部等4个项目已经开工建设;麦麦科技(集团第二总部项目)、三国文化创意产业园(部分项目――中国动漫谷・传奇水上公园)、中国农谷・昆虫世界项目(一期英赛生物产业中心)3个项目已经投产运营。其中,麦麦科技是一家专业从事智慧农业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其开发的消费小程序“麦麦星球”累计用户数量已达200余万,荆门项目已招募70余名北大、武大等知名高校硕博人才,预计年内产值达4000万元、税收550万元。
下一步,跟踪洽谈项目还有49个,有望近期签约的有15个,主要有武汉理工数字传播工程有限公司项目、湖北碳创新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试及产业化载体项目、中国动漫(荆门)数字文化版权展示交易中心项目、湖北科城环境检测项目,其中武汉理工数字传播工程有限公司项目,是数字出版领域领军企业、湖北省上市后备“金种子”企业,计划在荆门建设数字经济产业技术转移中心,打造人工智能基础数据服务、数字出版服务、线上印刷物流等新经济业态,预计2023年可实现年产值2000万元、年税收300万元。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姚君林点评:
招商引资工作在荆楚科创城整个建设周期过程中都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建议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工作的质效,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引进的科创平台与我市重点企业现有的研发中心、院士工作站等这些现有平台要做好融合。希望市科创产业链的招商专班更好地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充分利用本次专题询问的契机,早日开创招商引资的新局面。
市财政局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杨波提问:
荆楚科创城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出台了《鼓励支持各类科创主体入驻荆楚科创城政策措施》等文件,目前荆楚科创城建设已进入攻坚阶段,请问市财政局,对荆楚科创城建设提供了哪些支持措施?
市财政局局长王俊应询:
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荆楚科创城,对提升荆门产业结构以及建设全省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是一个重要抓手,财政部门有义务有责任全力支持荆楚科创城的建设。具体做了三项工作:
一、配合出台荆楚科创城支持政策。我局配合荆楚科创城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出台了《鼓励支持各类科创主体入驻荆楚科创城政策措施》等文件,重点支持引进落户、发展扶持、成果转化、人才引进等方面。同时,为规范荆楚科创城专项资金管理,我局会同市科技局,出台了《荆楚科创城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用于支持科创城发展和建设。这些政策文件的制定规范了我们对科创城建设投入的方向、方式等。
二、给予荆楚科创城专项资金支持。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从2021年起,每年预算安排专项资金4200万元(含办公经费200万元),主要用于支持各类科技研发、成果转化机构的建设运营补助和绩效考核奖励;高校、科研院所设立各类分支机构的建设运营补助和绩效考核奖励;各类新经济业态设立科技型企业的建设运营补助和绩效考核奖励;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和众创空间等科创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运营补助和绩效考核奖励;各类科技创新主体和科技创新人才的房屋租售补贴等方面。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通过这些政策的实施,招商引资的成果逐步显现,无论是实体经济、高校科研院所、人才公寓的运用方面都效果良好。
三、落实荆楚科创城(核心区)封闭运行方案。一是按照平衡期内注册地或项目在核心区范围内的企业,产生的经营期及建设期税收,扣除按相关惠企政策需兑现税收以外的地方留存部分,每年以资本金形式注入到生态科技城投资有限公司。截至目前,市、区两级财政已核拨5674万元到生投公司,作为注册资本金,用于支持荆楚科创城发展;二是将核心区范围内土地清算后的净收益拨付至生投公司,用于核心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荆楚科创城启动建设到现在一年多时间,也反映了很多问题:
产业的转化、成果与我们主体行业结合得不够;招商引资的一些企业的科技含量以及企业的影响力还不够;招引的高校与我们合作的紧密程度不够。下一步,市财政局将在政策方面全力支持荆楚科创城建设、招商以及科研的开发,从而使荆楚科创城真正早日建成、早日见效。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张斌点评: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为我市“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阶段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提供了行动的指南。建议充分发挥部门职能,发行专项债券;不断完善政策措施,抓好政策兑现;积极拓宽投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助推荆楚科创城建设顺利进行。
|